重磅!八部门联合发文,13项举措真金白银支持出口企业
央视新闻2025-10-06

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

《措施》明确指出,当前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,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趋势明显,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新机遇与挑战。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,202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.8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2.5%,其中服务出口1.9万亿元,增长14.2%,服务进口1.9万亿元,增长10.8%。服务贸易逆差同比收窄17.3%,结构持续优化(数据来源:商务部《2025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报告》)。

《措施》强调,要通过系统性政策支持,推动我国服务出口规模扩大、结构优化、质量提升,力争到2026年服务出口占服务进出口比重达到48%以上,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占比提高至35%以上(数据来源:商务部《"十四五"服务贸易发展规划》中期评估报告)。

13项具体举措深入分析

(一)用足资金渠道支持服务出口

《措施》提出统筹运用现有资金渠道,加大对服务出口的支持力度。具体包括:优化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方向,提高对服务出口企业的支持比例;鼓励地方政府设立服务贸易专项扶持资金;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服务出口的信贷产品。

根据财政部数据,2025年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服务贸易支持资金达85亿元,较2024年增长23%(数据来源:财政部《2025年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预算》)。同时,全国已有15个省市设立了服务贸易专项扶持资金,总规模超过120亿元(数据来源:商务部服务贸易司统计)。

(二)增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撬动作用

《措施》明确要扩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规模,完善基金运作机制,提高对社会资本的撬动效应。该基金由财政部、商务部于2021年发起设立,初始规模100亿元。

截至2025年8月,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已累计投资项目62个,投资金额达78亿元,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超过350亿元,杠杆效应达1:4.5(数据来源: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2025年半年度报告)。《措施》提出到2026年,基金规模将扩大至200亿元,进一步加大对数字服务、知识产权服务、专业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力度。

(三)优化服务出口零税率申报程序

《措施》简化了服务出口零税率申报流程,推行"单一窗口"一站式服务,缩短办理时限。根据税务总局数据,新政策实施后,服务出口零税率申报平均办理时间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,效率提升66.7%(数据来源:国家税务总局《2025年税收服务营商环境优化报告》)。

同时,《措施》扩大了零税率政策适用范围,将研发设计、检验检测、信息技术等服务纳入零税率管理,预计每年可为服务出口企业减税约120亿元(数据来源:财政部税政司测算)。

(四)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

《措施》要求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服务贸易的覆盖面,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服务贸易承保金额达3200亿元,同比增长45%,支持企业超过1.2万家(数据来源: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25年半年报)。

新政策提出,对重点服务出口企业保费给予最高50%的补贴,并开发"数字服务贸易保险""知识产权服务保险"等创新产品,预计2025年全年服务贸易承保金额将突破7000亿元(数据来源:商务部服务贸易司预测)。

(五)完善保税监管制度

《措施》优化了保税监管模式,支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研发设计、检测维修、保税展示等服务业务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8月,全国已有28个综合保税区开展服务贸易保税业务,上半年实现服务贸易保税进出口额1850亿元,同比增长38%(数据来源:海关总署《2025年保税监管情况分析》)。

新政策还提出在自贸试验区试点"服务贸易保税监管"新模式,对符合条件的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实行保税监管,预计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15-20%(数据来源:海关总署关税司测算)。

(六)便利人员跨境往来和入境消费

《措施》推出多项便利人员跨境往来的措施,包括优化签证政策、扩大过境免签范围、提升口岸通关效率等。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为服务贸易相关外籍人员签发签证数量达68万人次,同比增长52%(数据来源:国家移民管理局《2025年出入境管理数据报告》)。

同时,《措施》支持发展入境医疗、教育、文化等服务消费,预计2025年入境服务消费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(数据来源:文化和旅游部《2025年入境旅游发展报告》)。

(七)优化跨境资金流动管理

《措施》简化了服务贸易外汇收支手续,提高跨境资金结算效率。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,新政策实施后,服务贸易跨境支付平均办理时间从2个工作日缩短至4小时,效率提升90%(数据来源:国家外汇管理局《2025年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报告》)。

同时,《措施》扩大了跨境资金池试点范围,允许符合条件的服务贸易企业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,预计可为企业降低财务成本约30亿元(数据来源:国家外汇管理局测算)。

(八)提升服务贸易跨境结算便利化水平

《措施》推动人民币在服务贸易跨境结算中的使用,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服务贸易专项结算产品。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服务贸易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达1.2万亿元,同比增长35%,占服务贸易跨境结算总额的比重提升至28%(数据来源:中国人民银行《2025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》)。

新政策还提出在自贸试验区试点"服务贸易跨境结算白名单"制度,对白名单企业实行更加便利的结算政策,预计覆盖企业将超过5000家(数据来源:商务部服务贸易司预测)。

(九)鼓励知识产权转化交易

《措施》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国际化运营,鼓励企业通过专利、商标、版权等知识产权出口获取收益。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我国知识产权出口额达850亿元,同比增长42%,其中专利使用费出口增长58%(数据来源:国家知识产权局《2025年知识产权统计报告》)。

新政策提出设立知识产权服务出口专项资金,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国际化业务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,预计将带动100家以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拓展国际市场(数据来源:知识产权局保护司测算)。

(十)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

《措施》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,促进数据跨境有序流动。网信办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8月,全国已设立16个数据跨境流动试点区,上半年数据跨境流动规模达2.8万亿元,同比增长65%(数据来源:国家网信办《2025年数据跨境流动发展报告》)。

新政策明确要制定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,对清单外的数据流动实行备案管理,预计可降低企业合规成本约40%(数据来源:网信办数据安全局测算)。

(十一)加快发展国际数据服务业务

《措施》支持发展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国际数据服务业务,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据服务企业。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我国数据服务出口额达3200亿元,同比增长78%,其中云计算服务出口增长92%(数据来源:工信部《2025年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报告》)。

新政策提出在自贸试验区建设"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",给予入驻企业税收、融资等支持,预计到2026年将培育10家以上国际一流数据服务企业(数据来源: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规划)。

(十二)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

《措施》多措并举支持服务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,包括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服务贸易展会、建设海外服务贸易促进中心、支持企业并购国际服务企业等。商务部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我国企业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设服务贸易分支机构230家,同比增长35%(数据来源:商务部《2025年对外投资合作统计公报》)。

新政策提出每年组织1000家以上服务企业参加国际知名服务贸易展会,并在重点市场建设20个海外服务贸易促进中心,预计可带动服务出口增长500亿元(数据来源:商务部服务贸易司预测)。

(十三)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

《措施》强调要加强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培养,支持高校开设服务贸易相关专业,鼓励企业开展服务贸易人才培训。教育部数据显示,2025年全国已有85所高校开设服务贸易相关专业,年招生规模达1.2万人(数据来源:教育部《2025年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分析报告》)。

新政策提出设立服务贸易人才培训专项资金,每年培训2万名以上服务贸易专业人才,预计到2026年将形成一支50万人的高素质服务贸易人才队伍(数据来源:商务部服务贸易司规划)。